2023年12月3日,《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第二十八次締約方大會(COP28)期間,「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現環境、氣候、經濟效益多贏」主題邊會在中國角成功舉辦。
COP28中國氣候變遷談判代表團團長、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指出,氣候變遷與環境污染協同治理是廣大發展中國家面臨的共同難題,作為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實施減污降碳協同治理,採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牽引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綠色轉型和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取得了積極成效。
他強調,近年來,中國在維持經濟快速成長的同時,實現生態環境品質持續改善和碳排放強度顯著降低,中國的實踐顯示減污降碳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轉型的有效措施。中國開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踐與探索,為開發中國家提供了可藉鏡的減污降碳協同治理模式,為全球綠色發展注入了新動力。
中國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主任田成川在主旨發言中指出,該國宣教中心承擔了減污降碳協同增效課題研究,對城市、產業及企業層面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的典型案例和示範技術開展了研究和能力建設,提出強化目標協同、突出創新引領、堅持低碳乾淨、鼓勵先試先行、注重成本有效等原則,並對電力、鋼鐵、石化和水泥行業開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具體工作提出了建議。
能源基金會執行長兼中國區總裁鄒驥在發言中指出,過去十年,中國採取嚴格的乾淨空氣措施,空氣品質顯著改善,實現了經濟發展與污染排放的脫鉤。
「藍色經濟」模式創辦人與零排放研究創新基金會的發起人、義大利都靈理工大學終身教授Gunter Pauli潛心推廣以無廢棄、零污染、低成本的方式來解決環境問題,追求人類社會與自然生態永續發展。他提倡藍色經濟理念,致力於將生態系統的卓越成就應用於經濟體系。
國際乾淨交通委員會創始主席Michael Walsh高度肯定了中國在綠色交通領域方面的成就,強調城市機動車污染減排與應對氣候變遷的關係,他們需要更快地向零排放汽車轉型,促進交通能效、改善空氣品質、減緩氣候變遷、並保護人類健康。
中國廣東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蔣宏奇表示,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是促進經濟綠色低碳高品質發展的重要路徑。
中國浙江省寧波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尤武衛分享了近年來中國寧波充分發揮海洋資源優勢,積極參與全球氣候治理,深挖海洋碳匯潛力,堅持海洋資源開發利用與生態環境保護共抓,努力為實踐「雙碳」政策。
中國其他相關人士也分享了區域(城市)佈局推進減污降碳的典型案例,企業代表分享了典型行業企業進行減污降碳的實務案例。
中國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也在會上發布了《重點產業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技術示範手冊》和《2023年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典型案例集》。